什么是记忆海绵?
太空海绵是什么鬼?其实我也想知道一个海绵的名称前面为什么要加上「记忆」、「太空」等定语?
NASA官网上对记忆海绵的介绍,图片来源:nasa.gov
记忆海绵的「太空」名号,大概源于它起初是 NASA 为宇航员研发,用来缓冲发射过程中的压力;
而「记忆」名号,则是因其能够缓慢恢复最初形状的特性,所以也被叫做「慢回弹海绵」。
除此之外,记忆海绵还有比较不错的隔音、密封性能,在现实中应用很广。
国标中按用途对记忆海绵的分类,图片来源:《GBT 24451-2009 慢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》 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
在国标中,记忆海绵的正式名称为「慢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」,也被叫做「惰性海绵」(temper foam)、「慢回弹海绵」(slow recovery foam)。
其他称呼还有:「黏弹性海绵」(viscoelastic foam)、「低回弹海绵」(low resilience),「太空海绵」、「零压力海绵」等等。
为了不增加记忆负担,我们依旧称之为「记忆海绵」。
如何生产记忆海绵?
我们先来看看先来记忆海绵的生产流程:
记忆海绵的生产简图,图片来源:novosbed.com
总的来说,记忆海绵虽然出身不凡,但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,可以说是一种工艺很成熟,成本也较低廉的材料。
下图显示聚氨酯泡沫(海绵)的简易制作过程,记忆海绵同样可以照此得到。
一种聚氨酯泡沫的简易制作步骤,图片来源:YouTube.com
道理我都懂,可是为什么它的价格如此悬殊?
记忆海绵的品质
如何鉴别记忆海绵的品质?坊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方法:密度越高,回弹时间越长,品质越好。
这是扯淡。
在 《FZT 62024-2014 慢回弹枕 垫类产品》中,把记忆海绵枕按质量分为优等品、一等品和合格品。
其中衡量质量的标准中并没有密度一项,虽规定了复原(回弹)时间,但只给了一个宽泛的范围:3 到 15 秒。
记忆海绵枕的质量要求,图片来源:《FZT 62024-2014 慢回弹枕 垫类产品》 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
电商平台上,有的品牌标榜自己的密度在 120D(kg/m3) 以上,真实与否先不管,首要的问题是:密度越高越好吗?
要知道,记忆海绵的密度和其硬度、回弹时间以及手感没有太大的关系,主要取决于配方和工艺。
我们来看看记忆海绵的泰斗级厂商泰普尔(Tempur)的情况。
从网上披露的资料来看,泰普尔记忆海绵产品的密度范围在为 85kg/m3 到 110kg/m3 之间。
如果你尝试过实物,就会发现其回弹时间一般在 4 秒左右(因室温和按压力度不同而有所差异)。
泰普尔的产品密度范围,图片来源:www.tempurmed.co.uk
为什么部分厂商要鼓吹回弹时间和密度呢?还不是因为提高这两项指标比较容易。
为了增加密度,不良厂商的常见伎俩是用其他海绵冒充记忆海绵,或是加入滑石粉等化学添加剂。
为了提高回弹时间,厂商通常选择牺牲其他性能,来改变配方和工艺。
比方说以水为发泡剂,不同的水量就会产生不同的回弹时间和手感。
水量对记忆海绵回弹时间和手感的影响,图片来源:《聚氨酯慢回弹块状泡沫的研制》 – 申宝兵等
记忆海绵与温度
综上,与其关注记忆海绵的回弹时间与密度,还不如注意它对温度的敏感度。
记忆海绵的硬度、回弹能力与温度息息相关,这也是它“温感”一名的由来。
通常而言,温度越低,记忆海绵越硬,回弹时间越慢。
两种记忆海绵回弹能力与温度的关系,图片来源:《聚氨酯泡沫塑料(第三版)》 – 朱吕民等
感温听起来很酷,厂商也以此为卖点,但任凭它们怎么吹嘘,这都是缺点,不是好事。
比如枕头,温度适中当然没啥问题,但到了冬天,对温度敏感的产品就变得僵硬,形状的复原也会变得慢吞吞。
国标中对不同用途的记忆海绵的温感敏感程度的规定,箭头处为枕头、靠垫类,图片来源:图片来源:《GBT 24451-2009 慢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》 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
由上图可知,按照国标,记忆海绵对温度的敏感度程度应该是越低越好,可惜的是,厂商并不会标注此项。
而且即便是泰普尔(Tempur)的枕头,从收集到的评价来看,也有不少人反应在冬天使用感到比较硬。
记忆海绵舒适性高?
不一定。
舒适感是很主观的事情,人的身体构造和习惯也不同。
不同材质的枕芯的舒适度评价,图片来源:《枕芯材料对侧卧睡眠舒适性的影响研究》 – 侯建军
以我收集的资料来看,记忆海绵比起其他材质并没有大的优势。
主要信息来源
Memory Foam – NASA
tempurmed.co.uk
《FZT 62024-2014 慢回弹枕 垫类产品》 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
《 GBT 24451-2009 慢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》 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
《聚氨酯慢回弹块状泡沫的研制》 – 申宝兵等
《聚氨酯泡沫塑料(第三版)》 – 朱吕民等
《枕芯材料对侧卧睡眠舒适性的影响研究》 – 侯建军